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移动开发 > 详细

iostat的安装以及基本使用

时间:2019-08-08 19:04:57      阅读:49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econd   情况下   逻辑   分区   merge   注意   系统调用   显示   code   

一、yum安装iostat
#yum install -y sysstat #注意不是安装iostat
二、方法说明(先看一个例子)
技术图片
选项
-d : 表示显示磁盘的使用状态
-m: 表示以兆M单位显示,-k表示以字节显示
1 : 表示刷新频率
3 : 表示显示3次,如上图
也可以在后面直接跟上设备名如#iostat -d sda -m ,查看某个指定的分区状态
属性
技术图片
tps:transfers per second每秒传输次数,可以理解成一次IO,但有时候也可能是多个逻辑请求合并成一次IO请求
MB_read/s:每秒从设备读取的信息量
MB_wrtn/s:每秒写入设备的信息量
MB_read:读取的总数据量
MB_wrtn:写入的总数据量
其他选项
-x:查看更多的详细信息
-c:查看CPU的状态情况
技术图片
属性
rrqm/s:每秒这个设备的相关的读取请求,有多少被merge,当系统调用需要读取磁盘上的数据时,VFS(虚拟文件系统会将读写请求发给每个FS,当FS发现多个请求去读取同一个block块儿时,FS会将其进行合并)
wrqm/s:每秒这个设备相关的写入请求有多少被合并了
avgrq-sz:平均请求扇区的大小
avgqu-sz:平均请求队列的长度
await:每一个IO请求处理的平均时间,可以理解为IO的响应时间,一般系统IO响应时间应该低于5ms,如果大于10ms就比较大了。这个时间包括了队列时间和服务时间,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await大于svctm,它们的差值越小,则说明队列时间越短,反之差值越大,队列时间越长,说明系统出了问题
r_await:读请求处理的平均时间
w-await:写请求处理的平均时间
svctm:平均每次设备的IO操作的服务时间
%util:在统计时间内,所有IO处理时间,除以统计时间,其代表了设备的繁忙程度

iostat的安装以及基本使用

标签:second   情况下   逻辑   分区   merge   注意   系统调用   显示   code   

原文地址:https://blog.51cto.com/11342825/2427798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