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第三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时间:2019-10-19 12:52:02      阅读:5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eq   分析   计算   客户端   结构图   width   三次   图片   输入   

  • 姓名:李文秀
  • 学号:201821121098
  • 班级:计算1814

1 实验目的

  • 使用路由器连接不同的网络
  • 使用命令行操作路由器
  • 通过抓取HTTP报文,分析TCP连接建立的过程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通过抓取HTTP数据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 配置参数
  • 抓包
  • 分析数据包

3. 实验报告

3.1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图如下:

 技术图片

 

 

 

3.2配置参数

  • 客户端IP配置:

 技术图片

  • 服务端IP配置:

 技术图片

  • 路由器参数配置

输入enable指令进入特权模式;输入configure t进入全局配置模式;把f0/0端口的地址设置为192.168.1.99;输入exit退出配置;通过no shutdown开启;

 技术图片

f0/1端口的地址设置为192.168.2.99

 技术图片

 

 

 

  • 配置路由算法

连接192.168.1.0和192.168.2.0两个网络

 技术图片

  • 验证参数是否配置正确

检验IP地址正确并且接口处于激活状态:

 技术图片

查看路由表:

 技术图片

 

 

 

3.3 抓包,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抓到的报文

 技术图片

(1)TCP建立连接示意图:

技术图片

 

2)分析序号和确认号的变化

     PC先向Server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同部位为1,选择一个初始序号为x(seq=x),Client进入SYN_SENT状态;Server收到请求报文后进行回复确认确认报文段中,SYN=1,ACK=1,确认号ack=x+1,随机产生一个值seq=m,并将该数据包发送给Client以确认连接请求,Server进入SYN_RCVD状态;PC收到Server端的服务进程的报文后发出确认信息。

3)解答:为什么连接建立需要第三次握手

  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了服务端,因而产生错误

第三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分析TCP连接建立过程

标签:seq   分析   计算   客户端   结构图   width   三次   图片   输入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unpredictable/p/11703315.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