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RIP协议

时间:2019-11-25 23:42:49      阅读:8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ati   识别   局限性   以太网   网关   目的   eve   产生   标识   

RIP协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IGP),是一种动态路由选择协议,用于自治系统(AS)内的路由信息的传递。RIP协议基于距离矢量算法(DistanceVectorAlgorithms),使用“跳数”(即metric)来衡量到达目标地址的路由距离。
 

报文格式

071531
命令字(1字节)版本(1字节)必须为0(2字节)
地址类型标识符(2字节)必须为0(2字节)
必须为0
必须为0
Metric值(1—16)
 

特性

(1)路由信息更新特性:
路由器最初启动时只包含了其直连网络的路由信息,并且其直连网络的metric值为1,然后它向周围的其他路由器发出完整路由表的RIP请求(该请求报文的“IP地址”字段为0.0.0.0)。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RIP应答来更新其路由表,具体方法是添加新的路由表项,并将其metric值加1。如果接收到与已有表项的目的地址相同的路由信息,则分下面三种情况分别对待:第一种情况,已有表项的来源端口与新表项的来源端口相同,那么无条件根据最新的路由信息更新其路由表;第二种情况,已有表项与新表项来源于不同的端口,那么比较它们的metric值,将metric值较小的一个最为自己的路由表项;第三种情况,新旧表项的metric值相等,普遍的处理方法是保留旧的表项。
路由器每30秒发送一次自己的路由表(以RIP应答的方式广播出去)。针对某一条路由信息,如果180秒以后都没有接收到新的关于它的路由信息,那么将其标记为失效,即metric值标记为16。在另外的120秒以后,如果仍然没有更新信息,该条失效信息被删除。
(2)RIP版本1对RIP报文中“版本”字段的处理:
0:忽略该报文。
1:版本1报文,检查报文中“必须为0”的字段,若不符合规定,忽略该报文。
>1:不检查报文中“必须为0”的字段,仅处理RFC 1058中规定的有意义的字段。因此,运行RIP版本1的机器能够接收处理RIP版本2的报文,但会丢失其中的RIP版本2新规定的那些信息。
(3)RIP版本1对地址的处理
RIP版本1不能识别子网网络地址,因为在其传送的路由更新报文中不包含子网掩码,因此RIP路由信息要么是主机地址,用于点对点链路的路由;要么是A、B、C类网络地址,用于以太网等的路由;另外,还可以是0.0.0.0,即缺省路由信息。
(4)计数到无穷大(Counting to Infinity)
前面在RIP的局限性一部分提到了可能出现的计数到无穷大的现象,下面就来分析一下该现象的产生原因与过程。考察下面的简单网络:
c(目的网络)----router A------router B
在正常情况下,对于目标网络,A路由器的metric值为1,B路由器的metric值为2。当目标网络与A路由器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而断掉以后:
c(目的网络)--||--router A------router B
A路由器会将针对目标网络C的路由表项的metric值置为16,即标记为目标网络不可达,并准备在每30秒进行一次的路由表更新中发送出去,如果在这条信息还未发出的时候,A路由器收到了来自B的路由更新报文,而B中包含着关于C的metric为2的路由信息,根据前面提到的路由更新方法,路由器A会错误的认为有一条通过B路由器的路径可以到达目标网络C,从而更新其路由表,将对于目标网络C的路由表项的metric值由16改为3,而对于的端口变为与B路由器相连接的端口。很明显,A会将该条信息发给B,B将无条件更新其路由表,将metric改为4;该条信息又从B发向A,A将metric改为5……最后双发的路由表关于目标网络C的metric值都变为16,此时,才真正得到了正确的路由信息。这种现象称为“计数到无穷大”现象,虽然最终完成了收敛,但是收敛速度很慢,而且浪费了网络资源来发送这些循环的分组。
另外,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metric值的最大值的选择实际上存在着矛盾,如果选得太小,那么适用的网络规模太小;如果选得过大,那么在出现计数到无穷大现象的时候收敛时间会变得很长。
 

V1V2区别

1.RIPv1是有类路由协议,RIPv2是无类路由协议
2.RIPv1不能支持VLSM,RIPv2可以支持VLSM。
3.RIPv1没有认证的功能,RIPv2可以支持认证,并且有明文和MD5两种认证。
4.RIPv1没有手工汇总的功能,RIPv2可以在关闭自动汇总的前提下,进行手工汇总。
5.RIPv1是广播更新,RIPv2是组播更新。
6.RIPv1对路由没有标记的功能,RIPv2可以对路由打标记(tag),用于过滤和做策略。
7.RIPv1发送的update最多可以携带25条路由条目,RIPv2在有认证的情况下最多只能携带24条路由。
8.RIPv1发送的update包里面没有next-hop属性,RIPv2有next-hop属性,可以用与路由更新的重定。

RIP协议

标签:ati   识别   局限性   以太网   网关   目的   eve   产生   标识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hugenmin/p/1193152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