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机器学习0——基础知识和线性回归

时间:2021-06-11 17:37:36      阅读: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get   phi   集中   tac   目标   字符串   机器学习   特性   内容   

师兄的博客,毕业了他没维护了,我转过来。原文地址 https://blog.csdn.net/LogHouse/article/details/90550608

@

基础知识至线性回归

??从头学习周志华版的机器学习,同时准备使用Python实现一些相关的方法,以及一些小的项目。因为Python是新手,也准备借这次机会熟悉并掌握,代码方面有一些笨拙,希望慢慢改进、进步。

一些问题与概念

1、机器学习的概念是什么?机器学习学的是什么?
机器学习通过计算的手段利用经验(通常为数据)来改善系统自身性能。
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计算机上从数据中产生“模型”的算法,即“学习算法”。P1
2、什么叫做泛化能力,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增强我们训练出的模型的泛化能力?
学得模型适用于新样本的能力成为“泛化能力”。
假设样本服从一个未知的分布\(\mathcal{D}\),得到关于\(\mathcal{D}\)的信息越多,泛化能力越强。通常可以增加训练样本数目,保证每个样本是独立地从这个分布上采样获得。
3、假设空间与版本空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假设空间:该问题所有假设组成的空间,即所有假设的集合。
版本空间:在假设空间中与训练集一致的假设的集合。
版本空间是属于假设空间的。
4、归纳偏好的概念以及它的作用是什么?
机器学习过程中对某类型假设的偏好称为“归纳偏好”。
因为训练集对应的版本空间包含的假设可能不唯一,对于某个具体的学习算法必须产生一个模型,这时学习算法的归纳偏好会确定采用哪个假设(有种做决策的感觉),可以看作学习算法对假设进行选择的启发式或“价值观”。
5、什么是过拟合、欠拟合?如何避免这些情况?
过拟合:将训练样本的某些自身特点(训练样本多有的)当作了所有潜在样本都会具有的一般性质。
欠拟合:与过拟合相对,指对训练样本的一般性质尚未学习好。
处理欠拟合:在决策树学习中扩展分支,在神经网络学习中增加训练轮次。
处理过拟合:控制模型复杂度,增加训练样本数目。
6、什么是交叉验证?什么时候要使用交叉验证?为什么?
交叉验证将数据集D划分为k个大小相似的互斥子集,使每个子集尽可能保持数据分布的一致性(即从D中采用分层采样得到)。然后每次将k-1子集作为训练集,剩下的1个作为测试集,进行k次训练和测试,返回k个测试结果的均值。
作用:对学习器的泛化误差进行评估。
可以增加评估结果的稳定性和保真性(跟k有关)。
7、如何评价模型性能?常用的性能指标有哪些,写出公式?
使用“性能度量”的方式。下面公式中D为样例集,m为样例个数,xi和yi分别为第i个样本及其对应的真实标记。
1)均方误差:\(E(f;D)=\frac{1}{m}\sum^{m}_{i=1}(f({\bm x}_i)-y_i)^2\)
对于数据分布\(\mathcal{D}\)和概率分布函数\(p(?)\)\(E(f;\mathcal{D})=\frac{1}{m}\int_{{\bm x}-\mathcal{D}}(f({\bm x})-y)^2p({\bm x})d{\bm x}\)
2)错误率:\(E(f;D)=\frac{1}{m}\sum^{m}_{i=1}\Gamma(f({\bm x}_i)\neq y_i)^2\)
精度:\(\textrm{acc}(f;D)=\frac{1}{m}\sum^{m}_{i=1}\Gamma(f({\bm x}_i)= y_i)^2=1-E(f;D)\)
8、偏差与方差是什么?过拟合,欠拟合,分别对应偏差与方差的什么情况?
\(y_D\)\({\bm x}\)在数据集中的标记,\(\bar f()\)为学习算法的期望预测。
方差:\(var({\bm x})= \mathbb{E}_D[(f(\bm{x};D)-\bar f (\bm{x}))^2]\)
噪声:\(\varepsilon^2= \mathbb{E}_D[(y_D-y)^2]\)
偏差:期望输出与真实标记的差别:\(var({\bm x})= \mathbb{E}_D[(\bar f(\bm{x})-y)^2]\)
欠拟合时偏差大(主导),过拟合时方差大(主导)。
9、特征归一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归一化?常用的归一化方法有哪些?
不同评价指标往往具有不同的量纲和量纲单位,这样的情况会影响到数据分析的结果,为了消除指标之间的量纲影响,需要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特征归一化),以解决数据指标之间的可比性。原始数据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后,各指标处于同一数量级,适合进行综合对比评价。
线性函数归一化(Min-Max Scaling):将原始数据进行线性的变换,并确保新的数据均映射到[0,1]区间内,实现对原始数据的等比缩放:
$$X_{nrom}=\frac{X-X_{min}}{X_{max}-X_{min}}$$
0均值归一化(Standardization):将原始数据均映射到均值为0,标准差为1的分布上。具体来说,假设原始特征的均值为μ、标准差为σ,那么归一化公式定义为:

\[z=\frac{x-\mu}{\sigma} \]

10、什么是梯度下降算法?写出具体公式,解释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
梯度下降法(用到梯度的确定型最优化算法):梯度可以反映函数下降的陡峭程度,梯度下降算法沿着函数最陡峭(梯度最小)的方向往前走一定步长,反复此过程直至找到最优解。
随机梯度下降(Stochastics Gradient Descent, SGD):每次迭代只计算一个样本的损失函数(loss),再逐步遍历所有样本。特点:局部震荡,总体收敛。
小批量随机梯度下降(mini-batch SGD):为了兼顾稳定下降和随机特性以及小计算量。每次迭代选取总体样本中的一小批样本计算损失函数,逐步遍历所有样本。

线性回归的Python实现及测试

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模型

一般的线性方程
\(f(x)=w_1x_1+w_2x_2+...+w_nx_n+b\) ? 写成向量形式\(\Rightarrow f(\bm{x})= \bm{w} ^T\bm{x}+b\)

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使用一般的线性方程做回归,即为处理的数据\(\textbf{X}\)建立一个合适的线性模型,也就是说需要确定一组合适的\(\bm{w}\)\(b\)。值得注意的是将\(\textbf{X}\)中的每组数据\(\bm{x}_i\)替换为\(\hat{\bm{x}}_i=(\bm{x}_i;1)\),则可以将\(\bm{w}\)\(b\)\(\hat{\bm{w}}=(\bm{w};b)\)代替。模型可以替换为\(f(\hat{\bm{x}}_i)= \hat{\bm{w} }^T\bm{x}_i\)。在Python中:

‘‘‘线性回归模型‘‘‘
def modelLR(x, w):
    fx = dot(x, w)
    return fx

模型合不合适可以根据\(f(x)\)和真实的\(y\)之间的差距来判断,通常我们使用损失函数衡量它们之间差距。

损失函数

均方误差是在线性回归问题中常用的损失函数,写成:

\[L=\frac{1}{m}\sum^{m}_{i=1}(f(\bm{x}_i)-y)^2 \]

通常我们认为损失函数越小,模型越合适,也就是说模型的求解转化为了一个最优化问题,在这个问题中目标函数是损失函数,决策变量为\(\hat{\bm{w} }\)。(基于均方误差最小化来进行模型求解的方法称为最小二乘法)

‘‘‘损失函数‘‘‘
def lossFun(w, x, y):
    funError = 0
    x = mat(x)
    for i in range(0, size(y, 0)):
        x1 = x[i, :]
        y1 = y[i, 0]
        fx = modelLR(x1, w)
        funError += (fx - y1)**2
    return funError/size(y, 0)

最速下降法

有了优化问题就需要优化方法,回归问题中通常使用梯度下降法,它需要确定两样东西:方向步长
我使用的是最速下降法,方向\(d_k\)为梯度的负方向:
下面是梯度方向的计算

‘‘‘计算梯度‘‘‘
def calcGrad(h, x, y, w):   # 计算梯度
    dkCol = size(w, 0)
    dk = ones((1, dkCol))
    for i in range(0, size(w, 0)):
        w1 = w.copy()
        w2 = w.copy()
        w1[i] = w1[i] - h
        w2[i] = w2[i] + h
        y1 = lossFun(w1, x, y)
        y2 = lossFun(w2, x, y)
        dk[0, i] = (y2-y1)/(2*h)
    return dk

步长:精确法为:

\[\alpha_k=\arg \min\limits_{\alpha\geq0}f(\hat{\bm{w}} _k+\alpha d_k) \]

其中:\(\alpha_k\)需要满足:

\[\phi‘(\alpha)=\frac{\rm{d}}{{\rm d}\hat{\bm{w}} _k}f(\hat{\bm{w}} _k+\alpha d_k)|_{\alpha=\alpha_k}=\nabla f(\hat{\bm{w}} _k+\alpha_k d_k)^Td_k=0 \]

‘‘‘计算步长‘‘‘
def calcStep(dk, x, y, w):  # 计算步长
    ak = 1
    for i in range(0, 20):
        newF = lossFun(w+ak*dk, x, y)
        oldF = lossFun(w, x, y)
        if (newF<oldF):
            break
        else:
            ak = ak/2
    return ak

整体的最速下降法为:

‘‘‘最速下降法训练‘‘‘
def steepest(x, y, w):
    epsilon = 1e-5
    h = 1e-5
    maxIter = 1e3
    for i in range(0, int(maxIter)):
        grad = calcGrad2(h, x, y, w)
        dk = -grad.T
        ak = calcStep(dk, x, y, w)
        neww = w + ak*dk
        if abs(lossFun(neww, x, y)-lossFun(w, x, y)) <= epsilon:
            break
        w = neww
    return w, lossFun(w, x, y)

数据预处理(numpy)

一个numpy中的 矩阵运算方法帖子

读取文件

# 载入数据
path = "D:/事项/机器学习学习/week1/"
train = pd.read_csv(path + ‘train.csv‘, engine=‘python‘, encoding=‘gbk‘)
test = pd.read_csv(path + ‘test.csv‘, engine=‘python‘, encoding=‘gbk‘)
yt = pd.read_csv(path + ‘answer.csv‘, engine=‘python‘, encoding=‘gbk‘)
setTrainX = train.values
setTestX = test.values
setTrainX[setTrainX == "NR"] = 0 #替换操作
setTestX[setTestX == "NR"] = 0

此时读取出的文件为panda的DataFrame格式,通过DataFrame.values可以得到ndarray格式的数据。

numpy中的矩阵调整

使用hstack(A, B) 横向结合两个矩阵,需要保证AB矩阵列数相等vstack(A, B)纵向结合两个矩阵,需要保证AB矩阵行数相等
因为在这次数据处理中需要循环着结合矩阵,启动时需要有一个矩阵,使用empty(a, b)产生的矩阵并不会被覆盖,所以用了一个很蠢的办法:

tempX = ones((18, 1))
for i in range(0, size(setTrainX, 0) - 18, 18):
	tempXX = setTrainX[i:i+18, :]
    tempX = hstack((tempX, tempXX))
tempX = tempX[:, 1:]

ndarray中的数据类型转化

矩阵形式的ndarray的数据不能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的方法改变数据类型,它的数据类型可以通过ndarray.dtype查看,直接更改dtype会引起数据的解释错误,即内存中存储的内容不变,仅改变了解释方式。
接着上面的处理,目前的数据的dtype为 “U32” 是字符串类型,不能参与运算,需要改为浮点型,此时需要用到 ndarray.astype(type) 函数。

x = x.astype(float)

值得注意的是,参数float实际上是转换为 “float64” 类型(默认的浮点类型)。

标准化

标准化会影响算法的收敛速度。

ss= StandardScaler()
for i in range(0, size(x, 1)):
    ss.fit(x[:, i].reshape(-1, 1))
    x[:, i] = ss.transform(x[:, i].reshape(-1, 1)).T

注意ndarray格式的数据需要 .reshape(-1, 1) 才能使用 .fit() 函数,原因暂时不知道

矩阵调用

ndarray下的向量似乎不能使用类似A[a, b]的调用方法,但是用mat(A)转化为matrix类型就可以使用了。

机器学习0——基础知识和线性回归

标签:get   phi   集中   tac   目标   字符串   机器学习   特性   内容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2944014083-zhiyu/p/14871820.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