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函数即自调用函数,在函数体内部直接或间接地自己调用自己,即函数的嵌套调用是函数本身。
后一个数是前两个数之和,求第40个数
public class Fab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 {
System.out.println(f(40));
}
public static int f(int n){
if(n==1 || n==2){
return 1;
} else {
return f(n-1) + f(n-2);
}
}
}运行结果:
下面介绍一下该函数的调用过程,为了简单起见,以求f(5)为例
非递归函数实现上述功能
public class Fa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f(5));
}
public static long f(int index){
if (index < 1){
System.out.println("wrrong");
return -1;
}
if (index == 1 || index == 2){
return 1;
}
long f1 = 1;
long f2 = 1;
long f = 0;
for (int i = 0; i <index-2; i++){
f = f1 + f2;
f1 = f2;
f2 = f;
}
return f;
}
}
(1)原始问题转化成解决方法相同的新问题
(2)新问题的规模比原始问题小
(3)新问题又可以转化为解决方法相同的规模更小的新问题,直接至终止条件为止
(1)存在递归结束条件及结束时的值
(2)能用递归形式表示,且递归向终止条件发展
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1)递归的目的是简化程序设计,使程序易读。
但递归增加了系统开销。 时间上, 执行调用与返回的额外工作要占用CPU时间。空间上,随着每递归一次,栈
内存就多占用一截。
(2)相应的非递归函数虽然效率高,但却比较难编程,而且相对来说可读性差。
现代程序设计的目标主要是可读性好。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高,程序在更多的场合优先考虑可读而不是
高效,所以,鼓励用递归函数实现程序思想。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hangzijiejiayou/article/details/4234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