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第一门慕课计划——在广东海洋大学推广MOOC学习

时间:2015-01-02 16:03:55      阅读:32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万有青年养成计划   果壳网   第一门mooc   广东海洋大学   

题记:这个计划是参加果壳网的“万有青年养成计划”,原帖网址请点击链接。同时希望【3天征集50条建议100个支持】,如果您对这个计划感兴趣,请花一分钟(1)点击第一门慕课计划——在广东海洋大学推广MOOC学习”,(2)使用“QQ帐号”登录果壳网,(3)点击“支持”、“发表评论”或“分享”。你的一小步,成就海大学子一大步。万有青年,需要你的技术分享


如果说自己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成为一个教育家。实现这个梦想,需要自己10年、30年、一辈子的坚持与努力。

————————————第一部分:计划概况————————————
【目的】面向广东海洋大学(二本高校)大一、大二学生推广MOOC,到2015年6月底,至少让1000个学生学习并利用网络优质的慕课资源,激发兴趣,接近梦想;并至少拿到100份慕课证书。
【申请经费】1000元。主要用于资料打印,海报喷绘,不够部分自己筹集。
【成果】在线总结、分享推广过程,接受网友监督。
【时间表
  • 2015年1-2月:成立“慕课推广小组”,制作每月一期的“慕课大学学报”,寒假期间至少发送到300个学生的邮箱;
  • 3-4月:举办至少四场“慕课学习宣讲/交流会”;主要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发放3000份以上“慕课大学学报”到宿舍;
  • 5-6月:组织至少四次线下慕课分享交流会;营造海大慕课学习氛围;6月底至少拿到100份MOOC证书。
行动原则
  • 精益创业思维: 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实践中重在落实。如邮件直接发送到每一个邮箱,内容包括学生的称呼,针对专业特征提出推荐课程;短信单条编辑,也要包括姓名;对MOOC感兴趣的学生,落实到其手机下载相应APP/选择并试听某门课程……实行影响一个、发展一个、成熟一个的模式。
  • 先行动,再改进: 在尝试某一个策略时,如短信个性化推送服务(短信中包括学生姓名……想想我们收到两条短信的感觉差异,“同学你好,这是……” 和“李伟同学,你好,这是……”),在初期直接使用手工实现短信发送,比较“个性化推送”与“群发”之间的效果差异,再决定是否通过技术实现,或抛弃。
  • 口碑营销策略: 第一门MOOC证书,是学生自主学习入门的标志之一,如自己第一个MOOC课程《人群与网络》证书(电子版),好高兴,通过线上、线下分享,激励个人与他人继续学习,并引导其学以致用——实践;并努力培养团队骨干成员。
  • 技术思维: 当确定某种策略有效以后,尽可能寻找技术实现手段(需要网友、学生、老师的支持),减少重复劳动。

————————————第二部分:梦想自述————————————
自我介绍
我叫丁又专(网名:丁又专-海大),籍贯湖南株洲,80后。
自从2010年11月份开始工作,4年多的时间才逐步发现自己的激情与梦想所在——成为一个有益于学生成长的老师。从最初在课堂上向学生推荐网易公开课,到后来的CourseraUdacity平台,以及网易云课堂MOOC学院中国大学MOOC、清华学堂在线等;以及这学期承担一门类似的MOOC课程——尔雅平台的《创业创新执行力》;甚至给校长写信……但推进过程仍然停滞不前,而这一次,我希望全力以赴,集合更多的朋友,共同推进海洋大学的MOOC学习。

学生特点
从高中生到大一新生,再到中高年级大学生,需要在心理、行为等多方面做出转变,他人(特别是教师)的引导、帮助与鼓励特别重要。而大学学业的繁重、社团活动的丰富、自我管理的缺失、课程管理的松懈、专业兴趣的错位,导致了大学新生的分化:
  • 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产生了迷茫,并进行消极抵制:沉迷游戏/社交/电影与电视剧;
  • 部分学生依然按照高中模式进行学习:上课、作业,不会去探索课本外的世界,去发现自己的兴趣(我自己的大学生活模式);
  • 小部分学生利用大学的宽松与自由,逐步找到自己优势与目标,合理的分配课堂学习与自学/能力提升时间,在大学找到了自我,并追寻/实践梦想。
技术分享
大学更多的属于“自生自灭”的丛林,所以60%的学生在对大学“没有感觉、不满意、非常不满意”中度过大一、大二、大三时光(问卷调查结果)。然而
  • 每个学生,背后都寄托了父母与家庭的期待,不管是“学霸”,or“学渣”;学生的成长,需要教师/学校/学长的引导与帮助;
  •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与梦想(即使隐藏在最深处的角落),大部分学生都需要在他人协助下才能够听到“内心的声音”。
今晚参加学生社团 网维7周年元旦酒会,在交流中一个学生讲到:还好当时师姐强拉着我到了网维,否则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技术分享
在教学中,逐步发现部分学生有如下特点:
● 被动。刚从应试教育的12年走过来,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主动学习,发现自己目标的能力。即使是优质的资源,如图书馆丰富的藏书,能够受益的也很少,自己曾经做过一个活动,”“流动书库”藏书汇总,欢迎借阅“,最后也只借出3本。
● 正义“两地分居”的大学师生,加大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下课后匆忙的赶着校车,而处在孤城的学生渴望交流。一个简单的话题 话说考试作弊 与 海大考风 ,既有123个学生参与调查,151条回复,7490次阅读。学生很有正义感,并且渴望校风/考风改变,因为他们渴望成长。学生的这种渴望,却很少能够传达出来,因为师生交流太少;即使是二本教学型高校的老师,其关注的重心也在科研,对教学与教学研究投入甚少(热爱教学的教师得不到鼓励,属于自发行为)。
技术分享
● 渴望。 随着2013年中国MOOC元年的启动,网络上汇集了越来越多优秀的慕课资源。仅仅是自己在课堂、网络上的一点微弱的呼声,不足以让更多的学生(特别是大一、大二)了解、使用到这种慕课资源。通过在三次线下课堂中宣讲MOOC,但期末时候的问卷调查结果,却并不乐观,但同时看到了学生对MOOC的渴望。
    1. 仅有不到20%的学生在课后继续浏览并学习MOOC课程,仅有不到3%的同学几乎或者拿到证书;
    2. 如果学校承认学分,有65%的学生愿意学习MOOC,来获取公选课的学分;
    3. 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愿意在寒假学习一门(或以上)的MOOC课程。

技术分享
【具备条件】
  • 我热爱教育,喜欢与学生交流,在四年的工作时间里,通过QQ空间CSDN博客海浪BBS等,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交流成长经历,和校内外很多学生成为了朋友,并记录下了近10万字的师生交流笔记。从学生的邮件、信件、短信与电话中,我感到了作为教师的喜悦与成就。
  • 现在的学生,具备网络学习的工具,97%以上的学生拥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中的一种或多种(问卷结果,256份问卷);各大MOOC平台,纷纷发布了APP,方便移动学习。
  • 大量优质的MOOC学习资源(网易云课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Coursera、Udacity、Edx等),学生拥有的便利学习工具,学习平台的APP,丰富的社区学习经验(果壳MOOC学院),(5)大量低效低效的高校课堂学习……
迫切需要迎来一场在线学习的春风与浪潮。

【希望入选理由】
  • 长时间推广MOOC(群:90363642),并开展海大MOOC(慕课)学习者调查问卷,已回收256份;
    计算机的专业背景,能够开发一些方便推广的工具,如APP、个性化推荐算法;
  • 强烈的渴望,以及对学生的爱。
不仅仅希望主动学习的学生能够在这次MOOC浪潮中受益,更希望激发对课堂学习或专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探索梦想/实践梦想。借用北京十一学校李希贵校长在《学校转型》中的话,让我们再次重新思考教育:从一大片森林中,发现那一颗颗独特的树……
教育的价值选择:让每一位学生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
我们的担当:追求分数以外更重要的东西
教育的价值追求: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
教育的另一种诠释:发现和唤醒

呼唤
期待感兴趣的网友、学生、老师、家长加入到这个计划中,或者在自己学校推广MOOC(QQ群:90363642,或发送邮件到303727350@qq.com)。
期待更多的朋友,能够提出宝贵的建议,完善这个计划。

第一门慕课计划——在广东海洋大学推广MOOC学习

标签:万有青年养成计划   果壳网   第一门mooc   广东海洋大学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dyz1982/article/details/42341685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