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android style c blog java http
铁大课表
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第七小组:闫立新、曹锦锋、李夏蕾、
苏海岩、王伟光、杨世超
2014年5月16日
目录
1引言... 3
1.1编写目的... 3
1.2背景... 3
1.3定义... 3
1.4参考资料... 3
2实际开发结果... 4
2.1产品... 4
2.2主要功能和性能... 4
2.3基本流程... 4
2.4进度... 5
2.5费用... 5
3开发工作评价... 5
3.1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5
3.2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6
3.3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6
3.4出错原因的分析... 6
4经验与教训... 6
铁大课表软件系统的开发已经基本完成。写此项目开发总结报告,以方便我们小组在以后的项目开发中来更好的实施项目的订制开发; 让我在今后的项目开发中有更多的有据的资料来规范我们的开发过程和提高我们的开发效率,从而创造更高效益。
说明:
用户:石家庄铁道大学在校学生
实现该软件的计算中心或计算机网络:学生android手机;
课表:只学校对学生上课过程中的课程安排,具体指什么时候在哪儿上什么课。
Curriculum schedule课程表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说明最终制成的产品,包括:
a. 程序系统共有哪Alpha和bate两个版本,bate比alpha增加了作业添加功能和同步系统时间功能;
b. 每个文件的名称:FileDB.java、Link.java、ScheduleAppWidgetProvider.java、Main.java、View.java、Setting.java、R.java、BuildConfig.java、SystemSet.java;
c. 所建立的数据库:MySQLiteOpenHelper。
| 
       功能标识符  | 
    
       性能  | 
    
       与原定开发对比  | 
| 
       课表添加功能  | 
    
       管理查看课表星系  | 
    
       达到  | 
| 
       作业添加功能  | 
    
       添加显示作业信息  | 
    
       达到  | 
| 
       背景图切换功能  | 
    
       任意切换背景图  | 
    
       达标  | 
| 
       同步系统时间功能  | 
    
       与手机系统时间同步  | 
    
       超过  | 
用图给出本程序系统的实际的基本的处理流程。
 
原计划开发进度:
| 
       里程碑事件  | 
    
       完成的任务  | 
    
       提交日期  | 
    
       负责人  | 
| 
       可行性研究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14年4月2日  | 
    
       闫立新  | 
| 
       项目开发计划  | 
    
       项目开发计划书  | 
    
       2014年4月4日  | 
    
       曹锦锋  | 
| 
       概要设计  | 
    
       概要设计说明书  | 
    
       2014年4月7日  | 
    
       李夏蕾  | 
| 
       详细设计  | 
    
       详细设计说明书  | 
    
       2014年4月14日  | 
    
       苏海岩  | 
| 
       编码完成  | 
    
       代码的全部编写  | 
    
       2014年4月26日  | 
    
       王伟光  | 
| 
       项目结束  | 
    
       项目工作总结  | 
    
       2014年5月14日  | 
    
       杨世超  | 
列出原定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对比,实际进度延迟了,主要原因是由于其他课程也比较紧迫加上有结课课程临近期末考试,开发小组成员很难聚在一下实行共同开发。
原定计划费用与实际支出费用的对比:
| 
       
  | 
    
       计划费用  | 
    
       实际支出费用  | 
| 
       工时  | 
    
       60h  | 
    
       80h  | 
| 
       计算机的使用时间  | 
    
       60h  | 
    
       100h  | 
| 
       物料消耗、出差费  | 
    
       700  | 
    
       700  | 
原定计划为每天工作两个小时,小组集体开发,但在实际开发中往往不能做到集体编程大家都要各自编写,遇到问题也没法及时解决,浪费了大量时间,程序的调试,组合,测试,修复漏洞也浪费了很多时间。与实际支出费用的对比,费用正好,无超出也无结余。
生产效率:
| 
       
  | 
    
       实际生产效率  | 
    
       计划生产效率  | 
| 
       程序的平均生产效率  | 
    
       800  | 
    
       1000  | 
| 
       文件的平均生产效率  | 
    
       15000  | 
    
       20000  | 
程序的编写比较分散,在整个项目期间,编程的量并不是很大,实际的效率要比计划的低,大量的文件撰写主要集中在项目开发的后期并且有一人撰写,前期效率较低,后期效率较高。
在测试过程中检查出来的程序编制中错误发生率为4-6。产品整体功能达标,具体模块设计有待改善。
在开发过程中充分应用了现代软件工程思想,采用有效和先进的技术、工具,设计合理高效的程序流程和模型,有效的提高了程序开发的质量和效率。比如:编码过程中应用自动添加更正编码工具,减少编码过程中的错误输入,提高编码效率
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40%的错误是输入错误,有20%为流程设计不够完善产生的错误,有30%为模块整合过程中出现的冲突错误,10%为设计考虑不够周详而出现的未知条件错误。
从铁大课表软件系统开发的全过程来看,在最初设定开发方法上存在一定的误差,原计划通过web service连接学校数据库,但学校不允许,所以在后期改动交大,使用了手机本地数据库进行开发,影响了开发的进度和效率。在实际编码过程中,由于输入错误造成了大量的未知且很难发现的隐含错误,加重了测试修改的工作量,增加了错误修改的难度,这是在今后的编程过程中首先应注意的问题。模块功能的通用性有待提高,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系统整合时产生的冲突错误。整体来说,铁大课表软件的开发过程是令人满意的,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大多达到了需求分析的要求,系统可操作性和可靠性比较好,稳定性有待继续提高。也有很多宝贵经验,比如合理的设计应用,既提高了软件的性能也实现了软件的相应功能,减少了程序的大小,降低了占用空间。一些辅助工具的使用保证了软件的质量,提高了软件的开发效率。
标签:android style c blog java http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caojinfeng/p/375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