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可视电话的通讯发展

时间:2015-01-27 14:57:27      阅读:19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可视电话的主要功能是点对点的视频通信,即支持彩色活动图像及语音的双向实时传输。可视电话从概念的提出、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计算机和芯片技术的进步,图像、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国际上1996年推出的全世界统一的多媒体可视电话标准,其发展已经历了几十年之久。在今天的多媒体通讯时代,可视电话又展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外主流的视讯设备都采用基于ITUT H系列的国际标准。国际上可视应用的生产和供应厂商主要在欧美地区,数目不多,价格较高,而且主要是面向企业的商业应用。
        
我国可视电话起步虽然比国外晚,但技术标准是与世界同步的,国内拥有可视电话中核心的音视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佰锐科技,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于“AnyChat”互动开发平台,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开发技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官网了解相关情况www.bairuitech.com),我国与国外发达的视讯业务相比,我国的视讯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视讯的关键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企业中。我国视调市场还属于初创时期,市场的开拓还需要时间和精力。
         
在可视电话发展过程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传输质量。由于传输质量不够完美,画面的连续性不强。对于可视电话来讲,直接影响其业务开展和普及的原因就是市话端局到用户的最后一公里瓶颈效应。普通双绞线提供的传输带宽很窄,在模拟线路的数据传输速率难以有较大提高的情况下,就需要在多媒体处理芯片或DSP处理芯片的速度上有较大的提升,或者在视频压缩算法上有较为明显的突破和改进。在视频数据已压缩到相当的程度的情况下,人们更希望直接解决传输带宽的问题,可以考虑的另外的技术有ADSLHDSLISDN等。目前这些技术的价格较贵,另外这种可视电话的广泛使用取决于ISDN线路或ADSL设备的普及程度。AnyChat针对可不经过服务器中转的音视频应用,采用了P2P通信技术,大大的减轻系统服务器的负荷,并成几何倍数的扩大系统的容量,且并不会因为在线用户数太多而导致服务器的网络阻塞。

        第三个原因就是互通。对传输协议和标准理解的偏差,导致不同厂家的终端设备间或终端、局端设备间的互通还不顺利。特别是IP可视电话的计费平台系统、资源管理和调度、统一终端编号、QoS保障、系统安全、终端注册认证等问题都正在逐渐规范和完善中。AnyChat SDK的跨平台特性是其与众不同的亮点之一,已支持的平台有:WindowsWebAndroidiOSLinux等,目前正在研发Win Phone8等平台。利用AnyChat SDK的跨平台特性,可以实现嵌入式硬件设备(ARM平台)与Internet上的Windows平台实现语音、视频的交互。如果企业的平台目前,或是今后需要实现跨平台的特性,则AnyChat SDK将是不二的选择。产品的跨平台特性,操作系统的多重选择,将使企业的应用领域更加的广阔。

        通过应用程序实现音视频数据的采集及个性化处理,之后再交由AnyChat对这些数据进行编码、传输等一系列的处理,实现AnyChat服务器端、各客户端对音视频数据的互联互通,可以融合数码相机、监视器、摄像机甚至传真机等多种家电功能,应用于社会保安、远程医疗、电子购物等多环境,从而找到发展可视电话市场的突破口,起到示范作用,以点带面辐射,并形成可视电话发展规模。

可视电话的通讯发展

标签: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hsq0421/article/details/43194371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