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
2.下列哪项功能可在交换网络中通过合并多个交换机端口来支持更高的吞吐量? |
|
| 收敛 | |
| 冗余链路 | |
| 链路聚合 | |
| 网络直径 | |
| 3. |
| 4. |
| 5. |
|
6.网络管理员选择的交换机将在网络核心层工作。为了实现最佳网络性能和可靠性,该交换机应该支持哪三项功能?(选择三项。) |
|
| 端口安全 | |
| 安全策略 | |
| 万兆以太网 | |
| 服务质量 (QoS) | |
| 热插拔硬件 | |
| 以太网供电 (PoE) | |
![]() 7.请参见图示。图中将 SW3 连接到 SW1 和 Sw2 表现了分层网络设计的什么特征? |
|
| 可扩展性 | |
| 安全性 | |
| 冗余 | |
| 易于维护性 | |
|
8.技术人员尝试向准备安装三台可堆叠交换机的客户解释 Cisco StackWise 技术。下列哪种解释能准确说明 StackWise 技术? |
|
| StackWise 技术最多可将八个端口绑定在一起以提高可用带宽。 | |
| 通过 StackWise 技术,交换机可使用现有以太网电缆为终端设备供电。 | |
| StackWise 技术可通过增加线路卡来扩展交换机功能和端口。 | |
| 通过使用完全冗余的背板,StackWise 技术最多可使九台交换机实现互连 | |
| 9. |
| 10. |
|
11.推荐同时在核心层和分布层采用哪种分层设计特征以在发生路由故障时保护网络? |
|
| PoE | |
| 冗余 | |
| 聚合 | |
| 访问列表 | |
| 12. |
| 13. |
|
14.下列哪种说法正确描述了模块化交换机? |
|
| 外形纤细 | |
| 允许通过冗余背板进行交换机互连 | |
| 物理特性固定 | |
| 特性灵活多变 | |
| 15. |
![]() 16.请参见图示。网络工程师准备从 HR 服务器和工作站开始,为网络设计新的安全结构。以下哪组策略符合分层网络模型的设计原则? |
|
| 在 S1 上实现第 3 层交换,以便减少 D1 和 D2 上的数据包处理工作量。在 S1 上安装所有安全处理工具,从而减轻网络流量负载。 | |
| 在 S1 上配置所有端口安全选项。在 D1 和 D2 上使用第 3 层访问控制功能,将对 HR 服务器的访问限于 HR 子网中的主机。 | |
| 将所有 HR 资产移出数据中心并连接到 S1。在 S1 上使用第 3 层安全功能拒绝所有流量进出 S1。 | |
| 在 C1 上执行所有端口访问和第 3 层安全功能 | |
|
17.企业级交换机有哪两项特点? (选择两项。) |
|
| 端口密度低 | |
| 转发速度高 | |
| 延时水平高 | |
| 支持链路聚合 | |
| 端口数量预先确定 | |
|
18.接入层 LAN 交换机使用 OSI 模型的哪一层作出转发决定? |
|
| 第 1 层 | |
| 第 2 层 | |
| 第 3 层 | |
| 第 4 层 | |
|
19.从传统的公司网络架构迁移到完全融合网络后,很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
|
| 可将本地模拟电话服务完全外包给收费更低的提供商。 | |
| 以太网 VLAN 结构会简化。 | |
| 会形成共享的基础架构,因此只需管理一个网络。 | |
| QoS 问题会大大减轻。 | |
| 语音数据流和视频数据流争夺带宽的问题会减轻 | |
|
20.Cisco 三层式分层模型中的三层都支持哪两项功能? (选择两项。) |
|
| 以太网供电 | |
| 在冗余中继链路之间进行负载均衡 | |
| 冗余组件 | |
| 服务质量 | |
| 链路聚合 | |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whjkm/article/details/434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