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试堆排序
// @start:调整的起点
// @end:调整的终点,在堆排序的过程中,不断地减小调整区间,end参数起作用
void SiftDown(int arr[], int start, int end)
{
int i = start;
int j = 2*i + 1; // j记录的是i结点的左孩子
int temp = arr[i];
while (j <= end)
{
// (j<end)很巧妙的判断i结点是否有右孩子
if (j < end && arr[j] < arr[j+1])
{
++j; // 如果i结点存在右孩子,并且右孩子大于左孩子
} // 到目前为止,j指向的是i结点中较大的孩子结点
if (temp >= arr[j]) // 如果i结点大于等于孩子结点中较大的,则不需要再调整下去,直接跳出循环
{
break;
}else
{
arr[i] = arr[j]; // 否则做调整,把i和j整体下移一层
i = j;
j = 2*j +1;
}
}
arr[i] = temp; // 最后i所指向的位置,就是空缺出来的arr[0]该放的位置
}
void BuildHeap(int arr[], int n)
{
// 因为数组是从0开始索引,所以堆的最后一个有孩子的结点位于(n-2)/2处
for (int i = (n-2)/2; i >= 0; --i)
{
SiftDown(arr, i, n-1); // 在建堆的过程中,调整的右边界始终是数组的最后一个索引值
}
}
void HeapSort(int arr[], int n)
{
BuildHeap(arr, n);
int temp;
for (int i = n-1; i > 0; --i) // 从数组的最后一个索引值开始,到索引为1(数组中的第二个元素)
{
temp = arr[0]; // 堆顶和i位置交换
arr[0] = arr[i];
arr[i] = temp;
// 在这个过程中的调整左边界始终为0,而右边界一直在缩小,因为右边界右面的都是排好序的
SiftDown(arr, 0, i-1);
}
}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zlhy_/article/details/28668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