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路由和交换

时间:2015-06-16 18:36:54      阅读:8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

大话通信看到现在,此章本人认为讲的最好,我理解的最好。前几章比较简单,中间几章很多陌生的概念,一时半会理解不了。不知是否是自己老了,总记不住东西……看到十二章之后前面看的又忘了,对通信的整体理解我说不出来,换句话就是说没理解…… 真心不知道该怎么看这种书。

   IP网的钢筋混凝土:HUB(集线器)、以太网交换机、路由器

   HUB是共享式以太网的核心设备。共享式以太网的每个接入终端共享一根总线,谁要使用就得去抢线,HUB的工作原理是广播,一个数据包需要传送到所有端口,这样造成了资源浪费并且耽误时间,为此引入了交换式以太网,其核心设备是以太网交换机,可以使多组通信同时进行。交换机保存着每个终端的MAC地址对应表,可以直接传送数据,无需广播到所有端口。以太网交换机分为二层交换机和三层交换机,二层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以太网层),三层交换机可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和IP层。二层交换机不负责任何路由功能,与之连接的每个终端都在同一个IP段中,三层交换机有路由功能,根据设置不同,与之连接的终端可能在同一个IP地址段中,也可能不在。

   路由器的工作在IP网络层,是根据IP数据包头或者MPLS标记选路转发,性能指标是每秒转发包的数量(pps,每秒钟可转发包的最大数量),其工作是存储和转发,内部可分为控制平面部分和数据通道部分。控制平面的核心是路由表及路由协议,路由转发数据包的依据是路由表。路由表中有目的网段和子网掩码、到达该目的地址的本路由器的出端口,下一跳路由器入口IP地址等信息,路由器可以根据路由表为数据包选择相应的出端口,若找不到,则丢掉这个数据包。现在的路由器是根据转发表来转发数据的,而转发表又是由路由表生成的,其表项和路由表表项有直接对应关系,但格式不同,更适合实现快速查找。

 路由表获取方式:1.人工指定路由,即静态路由,明确知道某个IP地址段的精确方向或者是路由表中没有明确标识方向的所有数据包提供的一个统一的默认的出口。2.动态路由,采用动态路由协议获取路由信息。IP专家设计的路由表获取方式是混合方式,通过人工设定确定一部分,通过路由协议获取一部分。路由协议是为了满足路由器获取路由表的需要而制定的标准化协议。通过一系列路由协议让IP网的所有路由器快速准确的获取全网路由信息从而指引IP数据包的方向。路由协议只负责获取路由表,而IP数据包进入路由器后的去向是路由器的路由查询和数据转发功能所做的功能。

  路由协议可以分为内部路由协议和外部路由协议,BGP(边界网关协议)是唯一的外部路由协议。

1.RIP2和RIPng:距离向量协议,每隔30秒将所谓的“距离向量”信息发送到相邻路由器,路由表只存储到目的

  地站点的最佳路径的下一跳地址,允许的最大跳数是15跳,超过即认为是不可达的。

2.OSPF: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典型的内部网关协议,著名的算法,迪杰斯特拉算法求最短路径(数据结构中经典的算法,至今记得当时写代码的痛苦),运行步骤:

   ①路由器进行初始化或网络结构发生变化时,产生链路状态广播数据包,该数据包中包含路由器上所有相连链路的信息(端口的信息),路由器开始工作,首先确定自己所在端口的网段,把这些信息存到LSA数据包中。

   ②所有路由器会通过刷新的方法来交换链路状态数据。刷新是指路由器将其LSA数据包传给所有与其相邻的OSPF的路由器,相邻路由器根据其接收到的链路状态信息更新自己的数据库,并将该链路状态信息转送给与其相邻的路由器,直至全网稳定。

  ③经过一番轰轰烈烈的LSA传送过程,每个路由器根据SPF算法计算到达所有网段的最短路径,并编写一条条路由表项。该路由表中包含路由器到每一个可达到目的地的成本及到达该目的地要转发的下一个路由器。

 

  此章讲通了路由器是怎么工作的,书上用的例子很通俗易懂,对比很容易理解。

路由和交换

标签: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yuyiboke/p/458122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