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通过www.isc.org站点来获得源码包。
源码包通常都是.tar.gz文件,因此我们需要先将其解压:

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安装gcc和openssl-devel


gcc无需多说,编译时必须要用到的工具;安装openssl-devel是因为在进行编译时,提示openssl头文件找不到,不安装openssl-devel的话可以使用–without-openssl选项,但无法使用DNS的安全功能。
2、生成Makefile


选项:
–prefix:指定安装路径;
–sysconfdir:指定配置文件路径;
–enable-threads:启用线程;
–disable-chroot:禁用chroot;
–disable-ipv6:禁用ipv6;
–with-openssl:指明openssl头文件的位置。
3、编译安装

四、配置bind的环境 1、使用bind9的自带命令
在bind9的安装目录中的bin和sbin中存放着其自带的命令,可以将这两个目录加入到PATH变量中:

重新登录终端后查看PATH:

2、man手册
在bind9的安装目录中share下面存放了man手册,也可以将man加入到系统中实现使用man named即可调用。

在/etc/man.config中加入一行即可,如下图所示:

3、库文件
创建/etc/ld.so.conf.d/bind9.conf文件,并添加以下内容即可:

1、主配置文件
创建/etc/named/named.conf文件,内容如下:

2、创建系统用户和组

3、修改主配置文件权限并创建目录

4、创建named.ca文件
named.ca文件中是存放全球根服务信息的,可以使用一台可以访问互联网的DNS服务器来获得根服务器信息,下图中使用了联通的DNS服务器进行查询。
5、创建localhost.zone文件和127.0.0.zone文件

6、修改区域文件的权限


在启动服务之前,先检查一下主配置文件是否有语法错误:

named命令用于启动服务,其选项含义为:
-u:指定运行服务的用户;
-c:指定读取的配置文件。
使用ss命令查看53端口是否已启用监听:
至此DNS服务器已经可以正常工作了,不过rndc目前还不能使用,下面我们配置一下rndc。
1、创建rndc.conf
rndc的功能实现依靠/etc/named目录中的rndc.conf文件来实现,先来创建此文件:

2、将rndc.conf中的内容复制到主配置文件中,如下图所示:


3、重读配置文件

4、设置权限

5、验证

我们来新建一个正向区域测试一下DNS服务器能否正常解析。
1、修改主配置文件

2、创建区域配置文件

3、修改权限

4、重启服务

5、解析主机记录

原文地址:http://petmaster.blog.51cto.com/5408825/166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