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5.0以后就开始可以使用ARC( Automatic Reference Counting:自动引用计数 )来代替之前的MRC(Manual Reference Counting:人工引用计数)。使用ARC会减少很多代码和忘了释放对象的苦恼。但是事情都有两面性。使用了ARC之后如果你想复用以前写过的使用MRC的类, 就会出报错。这时候怎么办?方法比较简单, 只需要做下面的一个步骤就可以解决: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9-24 19:41:27
阅读次数:
236
智能指针是一个包装类,该类有一个指针指向真正的类对象引用计数型智能指针,该引用计数是在应该被真正类所持有,而非包装类(智能指针)为了方便,会将引用计数单独实现在一个类中,这样所有继承它的类都有计数器// ------------------------------------------------...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9-22 12:48:52
阅读次数:
300
一.OC的内存管理的过程OC为每个对象提供一个内部计数器,这个计数器跟踪对象的引用计数,当对象被创建或拷贝时,引用计数为1,每次保持对象时,调用retain接口,引用计数加1,如果不需要这个对象时调用release,引用计数减1,当对像的引用计数为0时,系统就会释放掉这块内存,释..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22 12:43:22
阅读次数:
173
一.OC的内存管理的过程OC为每个对象提供一个内部计数器,这个计数器跟踪对象的引用计数,当对象被创建或拷贝时,引用计数为1,每次保持对象时,调用retain接口,引用计数加1,如果不需要这个对象时调用release,引用计数减1,当对像的引用计数为0时,系统就会释放掉这块内存,释..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22 11:54:02
阅读次数:
225
你应该知道的cocos2d-x内存管理你的cocos2d-x里面指针用的多么?在指针乱飞的程序中你是否会感到不安了?不管你们有没有,反正我是有的。cocos2d里面管理内存采用了引用计数的方式,咋眼一看以为是智能指针,但那确实是简单的采用了智能指针中的引用计数,具体的来说就是CCObject里面有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7 13:23:12
阅读次数:
217
当类中有指针成员时,一般有两种方式来管理指针成员:一是采用值型的方式管理,每个类对象都保留一份指针指向的对象的拷贝;另一种更优雅的方式是使用智能指针,从而实现指针指向的对象的共享。 智能指针(smart pointer)的一种通用实现技术是使用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智能指针类将...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7 11:47:22
阅读次数:
190
http://blog.csdn.net/hackbuteer1/article/details/7561235智能指针(smart pointer)是存储指向动态分配(堆)对象指针的类,用于生存期控制,能够确保自动正确的销毁动态分配的对象,防止内存泄露。它的一种通用实现技术是使用引用计数(refe...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4-09-16 23:25:41
阅读次数:
231
转载请标明出处,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hackbuteer1/article/details/7561235
智能指针(smart pointer)是存储指向动态分配(堆)对象指针的类,用于生存期控制,能够确保自动正确的销毁动态分配的对象,防止内存泄露。它的一种通用实现技术是使用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智能指针类将一个计数器与类指向的对...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15 17:49:29
阅读次数:
254
内存管理分为:MRC、ARCMRC:手动管理引用计数器ARC:自动管理引用计数器ARC的释放原理//是MRC,会引起计数器上变化。只要没有强指针指向对象,就会释放对象。+1:retain、alloc、copy-1:release(立即-1)、autorelease(遇到释放池)操作引用计数器原则:....
分类:
移动开发 时间:
2014-09-14 23:21:47
阅读次数:
316
1. Python是如何进行内存管理的?
答:从三个方面来说,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二垃圾回收机制,三内存池机制
一、对象的引用计数机制
python内部使用引用计数,来保持追踪内存中的对象,所有对象都有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增加的情况:
1,一个对象分配一个新名称
2,将其放入一个容器中(如列表、元组或字典)
引用计数减少的情况:
1,使...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4-09-12 15:09:53
阅读次数: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