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需求工程——软件建模与分析》 第四部分 需求的文档化和验证 有感 需求获取活动收集了需求信息,需求分析活动深入地理解了需求信息并建立了能够满足用户需要的软件解决方案。而需求规格说明活动就是将需求及其软件解决方案进行定义和文档化,并传递给开发人员的需求工程活动。 需求规格说明文档是需求规格说明活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3 21:48:16
阅读次数:
164
就本次阅读笔记和我们团队存在的问题而言,有下面几个问题 书中讲了很多软件团队的模式,有主治医生模式,明星模式,社区模式等等。以及功能团队模式,有官僚模式。开发流程有写了再改模式等。但是,可能是我理解不深吧,看完还是么能理清团队如何合作(虽然我们用不上那些模式),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负责什么。(虽然分工好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3 13:01:47
阅读次数:
135
第8章 需求分析 一、软件团队准确全面找到需求的步骤: 1.获取和引导需求 2.分析和定义需求 3.验证需求 4.在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中管理需求: a.对产品功能性的要求 b.对产品开发过程的需求 c.非功能性需求 d.综合需求 二、软件产品利益相关者 三、对软件的需求从不同的角度划分: 四、常用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2 21:59:54
阅读次数:
142
代码复审的目的: 1.找出代码的错误,比如: 1)编码错误,比如一些碰巧骗过了编译器的错误 2)不符合团队代码规范的地方 2.发现逻辑错误,程序可以编译通过,但是代码的逻辑是错的 3.发现算法错误,比如使用的算法不够优化,边界条件没有处理好等 4.发现潜在的错误和回归性错误——当前的修改导致以前修复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2 21:12:59
阅读次数:
189
第5章 团队和流程 —— 5.3 开发流程 —— 5.3.2 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是将软件生存周期的各项活动规定为按固定顺序而连接的若干阶段工作,形如瀑布流水,最终得到软件产品。它在1970年由温斯顿·罗伊斯(Winston Royce)提出,直到80年代早期,它一直是唯一被广泛采用的软件开发模型。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2 21:08:33
阅读次数:
208
第四章 两人合作 一. 代码复审 1.代码复审的定义:框架内正确解决问题。 2.代码复审的形式:自己 VS 自己 复审者 VS 开发者 团队 VS 开发者 3.代码复审的目的:(1)找错误 (2)发现逻辑错误 (3)算法错误 (4)潜在错误,回归性错误 (5)可改进 (6)交流 二.代码复审的核查表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2 20:11:13
阅读次数:
159
我今天阅读了构建之法的第八章需求分析: 1获取和引需导求:找到软件的利益相关者,引导他们表达出真实的需求 软件企业 = 软件 + 商业模式 2分析和定义需求:从各个方面获取需求惊醒规整,定义需求的内涵 3验证需求:通过分析报告、技术原型、用户调查或演示等形式向客户反映我们对需求的认知 4在软件产品的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2 19:09:47
阅读次数:
147
1.软件危机 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2.软件危机的表现 软件成本日益增长 开发进度难以控制 软件质量差 软件维护困难 软件开发速度跟不上计算机发展速度 3.软件危机的原因 技术原因 软件规模越来越大 软件复杂度越来越高 管理原因 软件开发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过分依靠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2 13:23:39
阅读次数:
121
用户调研 1.焦点小组:一群人在一起讨论,意见难以统一。 2.深入面谈:了解用户背景、需求、心理。也可以称为“软件可用性研究” 3.卡片分类:通过卡片进行整理杂乱无章的意见,讨论->明确定义->归类->排序 4.用户调查问卷:全开放式问题,二项选择,多项选择,顺位选择。 常见错误是问题定义不准确,有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7-11-01 19:39:49
阅读次数:
109
引言 本文是对《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技术内幕 T-SQL查询》中的第一章做的阅读笔记,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SQL查询中各子句的执行顺序。如果你对此已了然于胸了,那可以直接略过本文;如果你时间比较珍贵,则可以大致看一下流程图;如果你想更详细地了解,则可以去阅读“T-SQ ...
分类:
数据库 时间:
2017-11-01 13:32:40
阅读次数: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