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陈岩岩的5个问题如下: 问题一:关于建模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有几种不同的开发模型,分为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的建模方式。自顶向下的可以理解为把整体功能和需求研究明白了然后把各个功能模块具体细分在分别开发,但是我不明白的是自底向上是什么思路和想法呢?没有整体构思和目标就从细小末节展开工作,如果到了顶层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10 17:56:22
阅读次数:
91
问题描述: 给一个二叉树,每个节点都是正或负整数,如何找到一个子树,它所有节点的和最大? 思路:采用自底向上的计算。先计算左右子树总和值,用左右子树的总和加上当前节点值,如果当前总和大于最大值,则更新最大值,同时将最大子树根节点更新为当前根。简单说,就是后序遍历。 代码: [cpp] view pl...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07 22:50:42
阅读次数:
227
我们的分词技术采用的是“语言云”的平台,语言技术平台(Language Technology Platform,LTP)是哈工大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历时十年研制的一整套开放中文自然语言处理系统。 LTP制定了基于XML的语言处理结果表示,并在此基础上提供了一整套自底向上的丰富、高效、高精度的中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07 20:39:08
阅读次数:
185
用两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某日小明上数学课,他的老师给了很多个不同的直角三角板让小明用尺子去量三角板的三个边,并将长度记录下来。两个小时过去,小明完成任务,把数据拿给老师。老师给他说,还有一个任务就是观察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又是两个小时,聪明的小明连蹦带跳走进了办公室,说:“老师,我找到了,三条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04 11:26:55
阅读次数:
181
题目链接:http://poj.org/problem?id=1463 给你一棵树形图,问最少多少个点覆盖所有的边。 可以用树形dp做,任选一点,自底向上回溯更新。 dp[i][0] 表示不选i点 覆盖子树所有边的最少点个数,那选i点的话,那么i的邻接节点都是必选的,所以dp[i][0] += dp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9-01 19:59:04
阅读次数:
194
动态规划有两种等价的实现方法 带备忘的自顶向下法。从最大的问题考虑它的子问题。递归形式,过程中会保存每个子问题的解。 自底向上法。将子问题按规模排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求解。每个子问题只需求解一次。当我们求解它(第一次遇到时),它的所有前提子问题都已经求解完成。 1. 两种方法有相同的渐近运行时间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31 12:54:40
阅读次数:
113
显然在最优解中,添加的边都是从$1$出发的。 这个图是一个环套树的结构,对于树的部分,显然叶子节点必须加边。 因此可以自底向上确定树中哪些节点需要加边,同时得到$1$到环上每个点的距离。 对于每个环,首先求出哪些点距离超过了$k$,并预处理出每个点之后最近的未满足的点的位置。 然后枚举起点,显然起点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30 06:55:34
阅读次数:
138
方法抽象将程序模块化为整齐、层次分明的形式。将程序由简洁的方法构成的集合,比其他方式更容易编写、调试、维护和修改。 编写大型程序时,可以使用自顶向下或自底向上的方法,不要一次性地编写整个程序。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7-24 10:31:56
阅读次数:
252
动态规划基本思想:将待求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子问题,先求解子问题,然后从这些子问题的解得到原问题解。与分治不同的是,适应动态规划的问题具有两个特征:1)最优子结构,即问题的最优解包含了子问题的最优解。2)子问题重叠性质,即在递归中,出现了重复的子问题求解。
步骤:
1)找出最优解的性质,并刻画其结构特征;
2)递归地定义最优值;
3)以自底向上的方式计算出最优值;
4)根据计算最优值时得到额...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7-19 11:12:08
阅读次数:
217
自底向上贪心。 每次给儿子排序,贪心地从小到大删,直到不能删。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7-12 17:23:02
阅读次数: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