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实例PK(Vue服务端渲染 VS Vue浏览器端渲染)

时间:2017-03-23 02:32:19      阅读:193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经典   示例   mpi   middle   edit   cti   single   ack   api   

Vue 2.0 开始支持服务端渲染的功能,所以本文章也是基于vue 2.0以上版本。网上对于服务端渲染的资料还是比较少,最经典的莫过于Vue作者尤雨溪大神的 vue-hacker-news。本人在公司做Vue项目的时候,一直苦于产品、客户对首屏加载要求,SEO的诉求,也想过很多解决方案,本次也是针对浏览器渲染不足之处,采用了服务端渲染,并且做了两个一样的Demo作为比较,更能直观的对比Vue前后端的渲染。

话不多说,我们分别来看两个Demo:(欢迎star 欢迎pull request)

1.浏览器端渲染Demo: https://github.com/monkeyWangs/doubanMovie

2.服务端渲染Demo:https://github.com/monkeyWangs/doubanMovie-SSR

两套代码运行结果都是为了展示豆瓣电影的,运行效果也都是差不多,下面我们来分别简单的阐述一下项目的机理:

一、浏览器端渲染豆瓣电影

首先我们用官网的脚手架搭建起来一个vue项目

npm install -g vue-cli
vue init webpack doubanMovie
cd doubanMovie
npm install
npm run dev

  

这样便可以简单地打起来一个cli框架,下面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分别配置 vue-router, vuex,然后配置我们的webpack proxyTable 让他支持代理访问豆瓣API。

1.配置Vue-router

我们需要三个导航页:正在上映、即将上映、Top250;一个详情页,一个搜索页。这里我给他们分别配置了各自的路由。在 router/index.js 下配置以下信息: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Router from ‘vue-router‘
import Moving from ‘@/components/moving‘
import Upcoming from ‘@/components/upcoming‘
import Top250 from ‘@/components/top250‘
import MoviesDetail from ‘@/components/common/moviesDetail‘

import Search from ‘@/components/searchList‘

Vue.use(Router)
/**
 * 路由信息配置
 */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routes: [
    {
      path: ‘/‘,
      name: ‘Moving‘,
      component: Moving
    },
    {
      path: ‘/upcoming‘,
      name: ‘upcoming‘,
      component: Upcoming
    },
    {
      path: ‘/top250‘,
      name: ‘Top250‘,
      component: Top250
    },
    {
      path: ‘/search‘,
      name: ‘Search‘,
      component: Search
    },
    {
      path: ‘/moviesDetail‘,
      name: ‘moviesDetail‘,
      component: MoviesDetail
    }

  ]
})

  

这样我们的路由信息配置好了,然后每次切换路由的时候,尽量避免不要重复请求数据,所以我们还需要配置一下组件的keep-alive:在app.vue组件里面。

<keep-alive exclude="moviesDetail">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

 

这样一个基本的vue-router就配置好了。

2.引入vuex

Vuex 是一个专为 Vue.js 应用程序开发的状态管理模式。它采用集中式存储管理应用的所有组件的状态,并以相应的规则保证状态以一种可预测的方式发生变化。Vuex 也集成到 Vue 的官方调试工具 devtools extension,提供了诸如零配置的 time-travel 调试、状态快照导入导出等高级调试功能。

简而言之:Vuex 相当于某种意义上设置了读写权限的全局变量,将数据保存保存到该“全局变量”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去读写数据。

Vuex 并不限制你的代码结构。但是,它规定了一些需要遵守的规则:

  1. 应用层级的状态应该集中到单个 store 对象中。

  2. 提交 mutation 是更改状态的唯一方法,并且这个过程是同步的。

  3. 异步逻辑都应该封装到 action 里面。

对于大型应用我们会希望把 Vuex 相关代码分割到模块中。下面是项目结构示例:

├── index.html
├── main.js
├── api
│   └── ... # 抽取出API请求
├── components
│   ├── App.vue
│   └── ...
└── store
    ├── index.js          # 我们组装模块并导出 store 的地方
    └── moving            # 电影模块
        ├── index.js      # 模块内组装,并导出模块的地方
        ├── actions.js    # 模块基本 action
        ├── getters.js    # 模块级别 getters
        ├── mutations.js  # 模块级别 mutations
        └── types.js      # 模块级别 types

  

所以我们开始在我们的src目录下新建一个名为store 的文件夹 为了后期考虑 我们新建了moving 文件夹,用来组织电影,考虑到所有的action,getters,mutations,都写在一起,文件太混乱,所以我又给他们分别提取出来。

stroe文件夹建好,我们要开始在main.js里面引用vuex实例: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new Vue({
  el: ‘#app‘,
  router,
  store,
  template: ‘<App/>‘,
  components: { App }
})

 

这样,我们便可以在所有的子组件里通过 this.$store 来使用vuex了。

3.webpack proxyTable 代理跨域

webpack 开发环境可以使用proxyTable 来代理跨域,生产环境的话可以根据各自的服务器进行配置代理跨域就行了。在我们的项目config/index.js 文件下可以看到有一个proxyTable的属性,我们对其简单的改写

proxyTable: {
      ‘/api‘: {
        target: ‘http://api.douban.com/v2‘,
        changeOrigin: true,
        pathRewrite: {
          ‘^/api‘: ‘‘
        }
      }
    }

 

这样当我们访问

localhost:8080/api/movie

 

的时候 其实我们访问的是

http://api.douban.com/v2/movie

 

这样便达到了一种跨域请求的方案。

至此,浏览器端的主要配置已经介绍完了,下面我们来看看运行的结果:

技术分享

为了介绍浏览器渲染是怎么回事,我们运行一下npm run build 看看我们的发布版本的文件,到底是什么鬼东西....

run build 后会都出一个dist目录 ,我们可以看到里面有个index.html,这个便是我们最终页面将要展示的html,我们打开,可以看到下面:

技术分享观察好的小伙伴可以发现,我们并没有多余的dom元素,就只有一个div,那么页面要怎么呈现呢?答案是js append,对,下面的那些js会负责innerHTML。而js是由浏览器解释执行的,所以呢,我们称之为浏览器渲染,这有几个致命的缺点:

1.js放在dom结尾,如果js文件过大,那么必然造成页面阻塞。用户体验明显不好(这也是我我在公司反复被产品逼问的事情)

2.不利于SEO

3.客户端运行在老的JavaScript引擎上

对于世界上的一些地区人,可能只能用1998年产的电脑访问互联网的方式使用计算机。而Vue只能运行在IE9以上的浏览器,你可能也想为那些老式浏览器提供基础内容 - 或者是在命令行中使用 Lynx的时髦的黑客

基于以上的一些问题,服务端渲染呼之欲出....

二、服务器端渲染豆瓣电影

先看一张Vue官网的服务端渲染示意图

技术分享

从图上可以看出,ssr 有两个入口文件,client.js 和 server.js, 都包含了应用代码,webpack 通过两个入口文件分别打包成给服务端用的 server bundle 和给客户端用的 client bundle. 当服务器接收到了来自客户端的请求之后,会创建一个渲染器 bundleRenderer,这个 bundleRenderer 会读取上面生成的 server bundle 文件,并且执行它的代码, 然后发送一个生成好的 html 到浏览器,等到客户端加载了 client bundle 之后,会和服务端生成的DOM 进行 Hydration(判断这个DOM 和自己即将生成的DOM 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就将客户端的vue实例挂载到这个DOM上, 否则会提示警告)。

具体实现:

我们需要vuex,需要router,需要服务器,需要服务缓存,需要代理跨域....不急我们慢慢来。

1.建立nodejs服务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服务器,那么对于nodejs,express是很好地选择。我们来建立一个server.js

const port = process.env.PORT || 8080
app.listen(port, () => {
  console.log(`server started at localhost:${port}`)
})

 

这里用来启动服务监听 8080 端口。

然后我们开始处理所有的get请求,当请求页面的时候,我们需要渲染页面

app.get(‘*‘, (req, res) => {
  if (!renderer) {
    return res.end(‘waiting for compilation... refresh in a moment.‘)
  }

  const s = Date.now()

  res.setHeader("Content-Type", "text/html")
  res.setHeader("Server", serverInfo)

  const errorHandler = err => {
    if (err && err.code === 404) {
      res.status(404).end(‘404 | Page Not Found‘)
    } else {
      // Render Error Page or Redirect
      res.status(500).end(‘500 | Internal Server Error‘)
      console.error(`error during render : ${req.url}`)
      console.error(err)
    }
  }

  renderer.renderToStream({ url: req.url })
    .on(‘error‘, errorHandler)
    .on(‘end‘, () => console.log(`whole request: ${Date.now() - s}ms`))
    .pipe(res)
})

 

然后我们需要代理请求,这样才能进行跨域,我们引入http-proxy-middleware模块:

const proxy = require(‘http-proxy-middleware‘);//引入代理中间件
/**
 * proxy middleware options
 * 代理跨域配置
 * @type {{target: string, changeOrigin: boolean, pathRewrite: {^/api: string}}}
 */
var options = {
  target: ‘http://api.douban.com/v2‘, // target host
  changeOrigin: true,               // needed for virtual hosted sites
  pathRewrite: {
    ‘^/api‘: ‘‘
  }
};

var exampleProxy = proxy(options);
app.use(‘/api‘, exampleProxy);

 

这样我们的服务端server.js便配置完成。接下来 我们需要配置服务端入口文件,还有客户端入口文件,首先来配置一下客户端文件,新建src/entry-client.js

import ‘es6-promise/auto‘
import { app, store, router } from ‘./app‘

// prime the store with server-initialized state.
// the state is determined during SSR and inlined in the page markup.
if (window.__INITIAL_STATE__) {
  store.replaceState(window.__INITIAL_STATE__)
}

/**
 * 异步组件
 */
router.onReady(() => {
  // 开始挂载到dom上
  app.$mount(‘#app‘)
})

// service worker
if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serviceWorker‘ in navigator) {
  navigator.serviceWorker.register(‘/service-worker.js‘)
}

 

客户端入口文件很简单,同步服务端发送过来的数据,然后把 vue 实例挂载到服务端渲染的 DOM 上。

再配置一下服务端入口文件:src/entry-server.js

import { app, router, store } from ‘./app‘

const isDev = process.env.NODE_ENV !== ‘production‘

// This exported function will be called by `bundleRenderer`.
// This is where we perform data-prefetching to determine the
// state of our application before actually rendering it.
// Since data fetching is async, this function is expected to
// return a Promise that resolves to the app instance.
export default context => {
  const s = isDev && Date.now()

  return new Promise((resolve, reject) => {
    // set router‘s location
    router.push(context.url)

    // wait until router has resolved possible async hooks
    router.onReady(() => {
      const matchedComponents = router.getMatchedComponents()
      // no matched routes
      if (!matchedComponents.length) {
        reject({ code: 404 })
      }
      // Call preFetch hooks on components matched by the route.
      // A preFetch hook dispatches a store action and returns a Promise,
      // which is resolved when the action is complete and store state has been
      // updated.
      Promise.all(matchedComponents.map(component => {
        return component.preFetch && component.preFetch(store)
      })).then(() => {
        isDev && console.log(`data pre-fetch: ${Date.now() - s}ms`)
        // After all preFetch hooks are resolved, our store is now
        // filled with the state needed to render the app.
        // Expose the state on the render context, and let the request handler
        // inline the state in the HTML response. This allows the client-side
        // store to pick-up the server-side state without having to duplicate
        // the initial data fetching on the client.
        context.state = store.state
        resolve(app)
      }).catch(reject)
    })
  })
}

 

server.js 返回一个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从服务端传递过来的 context 的参数,将 vue 实例通过 promise 返回。context 一般包含 当前页面的url,首先我们调用 vue-router 的 router.push(url) 切换到到对应的路由, 然后调用 getMatchedComponents 方法返回对应要渲染的组件, 这里会检查组件是否有 fetchServerData 方法,如果有就会执行它。

下面这行代码将服务端获取到的数据挂载到 context 对象上,后面会把这些数据直接发送到浏览器端与客户端的vue 实例进行数据(状态)同步。

context.state = store.state

 

然后我们分别配置客户端和服务端webpack,这里可以在我的github上fork下来参考配置,里面每一步都有注释,这里不再赘述。

接着我们需要创建app.js: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App from ‘./App.vue‘
import store from ‘./store‘
import router from ‘./router‘
import { sync } from ‘vuex-router-sync‘
import Element from ‘element-ui‘
Vue.use(Element)

// sync the router with the vuex store.
// this registers `store.state.route`
sync(store, router)

/**
 * 创建vue实例
 * 在这里注入 router  store 到所有的子组件
 * 这样就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 `this.$router` and `this.$store`
 * @type {Vue$2}
 */
const app = new Vue({
  router,
  store,
  render: h => h(App)
})

/**
 * 导出 router and store.
 * 在这里不需要挂载到app上。这里和浏览器渲染不一样
 */
export { app, router, store }

 

这样 服务端入口文件和客户端入口文件便有了一个公共实例Vue, 和我们以前写的vue实例差别不大,但是我们不会在这里将app mount到DOM上,因为这个实例也会在服务端去运行,这里直接将 app 暴露出去。

接下来创建路由router,创建vuex跟客户端都差不多。详细的可以参考我的项目...

到此,服务端渲染配置 就简单介绍完了,下面我们启动项目简单的看下:

技术分享

这里跟服务端界面一样,不一样的是url已经不是之前的 #/而变成了请求形式 /

这样每当浏览器发送一个页面的请求,会有服务器渲染出一个dom字符串返回,直接在浏览器段显示,这样就避免了浏览器端渲染的很多问题。

说起SSR,其实早在SPA (Single Page Application) 出现之前,网页就是在服务端渲染的。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请求后,将数据和模板拼接成完整的页面响应到客户端。 客户端直接渲染, 此时用户希望浏览新的页面,就必须重复这个过程, 刷新页面. 这种体验在Web技术发展的当下是几乎不能被接受的,于是越来越多的技术方案涌现,力求 实现无页面刷新或者局部刷新来达到优秀的交互体验。但是SEO却是致命的,所以一切看应用场景,这里只为大家提供技术思路,为vue开发提供多一种可能的方案。

实例PK(Vue服务端渲染 VS Vue浏览器端渲染)

标签:经典   示例   mpi   middle   edit   cti   single   ack   api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tiedaweishao/p/6602922.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