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Science14年的聚类论文——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

时间:2015-02-22 21:56:28      阅读:17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聚类   local   density   science   machine-learning   

这是一个比较新的聚类方法(文章中没看见作者对其取名,在这里我姑且称该方法为local density clustering,LDC),在聚类这个古老的主题上似乎最近一些年的突破不大,这篇文章算是很好的了,方法让人很有启发(醍醐灌顶),并且是发表在Science上,受到的关注自然非常大。

本文的核心亮点:1是用比较新颖的方法来确定聚类中心,2是采用距离的local density来进行聚类的划分。在这两点中,常见的Kmeans算法采用的方法是:用每一类的均值作为中点,用距离的最近的点来确定聚类划分。下面对LDC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来讲一下聚类中心,什么样的点才是好的聚类中心呢?作者认为需要满足下面两点:
1、样本点本身的密度大,即它周围点的密度应该小于它;
2、和比它密度更大的点之间的距离应该尽可能的大;

定义每个样本点的(1)局部密度函数,采用cut-off kernel:

ρi=jIS?{i}χ(dij?dc)

其中
χ(a)={1,0,a<0a>=0

dc是截断距离(cutoff distance),是预先设定的一个值,dij表示点i和j之间的距离,可以用任意距离计算公式计算;IS表示数据集中所有样本点的标号集合;很明显,这个局部密度函数是一个离散的函数,它的含义是所有样本点中(不含i点)和i点距离在dc之内的样本点的数量。当然也可以采用连续的函数来定义局部密度,如采用Gaussian Kernel:
ρi=jIS?{i}exp(?dijdc)2

Ok,不管采用离散的还是连续的,我们已经得到了局部密度;再定义每个样本点的距离δi,为了避免和距离计算的混淆,我这里称之为(2)距离偏量:

δi=?????minj:ρj>ρi(dij)maxj(dij)ii

很明显,i点的距离偏量的含义是,所有局部密度大于i点的样本点到i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单是对密度最大的那个点单独处理一下,其距离偏量为所有两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大值(其实这个最大值的数值本身并不重要,只是为了使得这个密度最大点的距离偏量也是最大的,使得它会被选为聚类中心之一)。上面的定义有一个小处定义的不是很周到,就是对于密度相同的点,距离到底是计算还是不计算?因此可以在计算完局部密度以后,可以对所有点的局部密度进行降序排序,这样相同密度的点也会有个先后顺序,而对于i点来说,密度比它大的点就是那些排序在它前面的点,包括了和它密度相同的点[2]。

好,接下来看paper中的这个例子,下面左图是数据样本的分布,其中样本点的标号是根据局部密度降序排序的。右图是将每个点的局部密度和距离偏移绘制出来的结果,可以看到1和10号点脱颖而出,因此聚类的时候把他们作为两类聚类的中心。
技术分享

这种聚类中心的判断主要还是通过人眼来看的,这一点有一些麻烦,也不是很普适。在文献[1]作者提到,可以用一种综合性的指标γi=ρi×δi来判断,γi大的点被选为中心点,因此对所有的γi降序排序取前K个点作为聚类中心点,具体取多大的K,可以观察下图找到分割点(具体内容需要参看文献[1]的补充资料):
技术分享

OK,介绍完如何选取聚类中心,接下来记录一下如何做聚类的过程。前面我们提到,已经有一个关于样本点局部密度的降序排列,在确定完中心点后,对余下的点,我们依次做下面的操作:
对于未标记聚类类别的点a,找到密度比它大的点中和它距离最近的那个点c,把c点的类别标号赋给a点。根据局部密度的降序依次给所有样本点进行类别赋值,就可以一遍得到所有样本点的聚类结果。下图(来自于[3])简单说明了这个过程,先确定了点1和2为中心,然后点3(找到点1)标记为聚类1,点4(找到点3)也标记为聚类1。可以看到,聚类这个过程是一个扫描一遍的过程,是线性的。
技术分享

当然,本方法还有一点是有区别于其他聚类方法的,它还做了outlier的过滤。在前面第一幅图中,26-28三个点被认为是outlier。具体的思路是这样的,首先对每一个cluster中的点,分为cluster core点和cluster halo点,halo点是最终要被排除的。需要先确定每个cluster的边界区域,边界区域由cluster中这样性质的数据点构成——它们的距离为dc的邻域内,存在着其他cluster的点。计算这样跨cluster的点对(记为i和j,i为本cluster内部的点)的平均局部密度ρˉ=12(ρi+ρj),并取一个cluster的所有存在的跨cluster点对的平均局部密度的最大值作为该cluster的平均局部密度上界;然后对所有样本点进行一次标记,如果一个样本点的局部密度小于它所在类别的平均局部密度上界,则被标记为halo点,否则标记为core点;halo点是被抛弃的离群点。看下面这个示意图[3]:
技术分享
一开始点1,3,6,7都被标记为cluster 1,点6确定了cluster 1的边界区域,并计算出了该类的平均局部密度上界(通过6-5和6-4),由于点7的局部密度小于该平均局部密度上界,被标记为halo点,排除在cluster 1之外。

OK,到这里就讲完了聚类过程的核心过程思想了,但是整个程序的执行还有很多小的细节点,比如如何确定dc?作者提出的方法是经验性的,设定为所有点的相互距离中由小到大排列占总数2%位置的距离数值。当然,这个2%也是经验性质的,事实上该数值的选取是非常影响算法最终的结果的,太大太小都不行,大概2%在作者测试的data set里面还算不错。这样通过data depended的方法来选取dc相对来说比直接设定一个具体的数值来的鲁棒性更好一些。
下面来看一下实验结果(看起来肯定是很棒的啦,所有的聚类paper都号称自己方法可以做到很好的效果,不过实际上最重要的是鲁棒性以及参数调节难度低,对用户来说参数调节最好自动或者没有/很少参数,这也是为什么kmeans算法依然在实际应用中使用的最多的原因——使用方便)

下图是一个非球形类分布图,同时加入黑色噪音点后,A图为类的概率分布,B、C图为4000个和1000个样本点,E和F生成的每个点对应的ρδ的函数图,可以明显看出类别中心及个数。F图为随着样本点的增加,错误指派点的比率[3]。
技术分享
以下是使用该算法在其他数据集上进行聚类的效果图
技术分享

下面是算法执行流程,在这里收录一下[2],: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技术分享

参考资料
[1] Alex Rodriguez and Alessandro Laio. 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 Science 344, 1492 (2014);
[2] http://blog.csdn.net/itplus/article/details/38926837
[3] http://blog.csdn.net/lvxiong1990/article/details/40540065

Science14年的聚类论文——Clustering by fast search and find of density peaks

标签:聚类   local   density   science   machine-learning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xbinworld/article/details/4389181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