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其他好文 > 详细

阅读,享受,思考——一个爱书人写给大家的文章

时间:2014-06-25 11:46:03      阅读:16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标签:style   class   blog   http   tar   color   

  我从初中开始有个不知是好还是坏的习惯,就是非常爱去逛校门外的书店,而且特别爱买课外练习册,什么黄冈密卷,龙门题库,X年真题X年高考,真是买了好多好多,结果当然是绝大部分都是买过之后大部分都没有做过。在高考后的那个暑假整理以前的书时候,看到那么多空白着的练习册,真是心生愧疚啊。可人啊就是秉性难改啊。到了大学,当然不会再买练习册了,我如愿学了我最喜欢的计算机,所以校门外的那家书店我四年里都不知道逛了多少次,买了多少本书,特别是上了大学自己的经济上可以管理每个月的生活费了,而后来知道了当当网更是让我可以买到很多平时在书店看不到的书。去看了一下自己当当的记录,大学四年在上面买书至少花了2500元。毕业时候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校园的时候,我的书摆了两个书桌上面满满的。我爸来接我的时候,着实被我吓了一跳,如今在北京工作了,由于携带不便,我只把其中的一部分带了过来,好多书还静静的躺在老家的书桌下。说起来,不禁有几分对他们的思念了。

  从大二下学期开始我有了一个奇怪的习惯,每当我完整的读完一本书的时候,我便会将书的封皮图片传到人人上的一个相册里,并附上一段短评,记下读毕的时间。

  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大三-〉大四-〉毕业-〉工作,而如今工作也将近一年了。曾经的同学已经各奔东西,没有几个人还会去上人人,而我除了上传那个固定的相册,也不再发什么状态和文章了。今天当我看完王前辈《人本游戏》,将其上传的时候,才发现这已经是第101张了,我含着一丝怀旧慢慢的翻着相册,看着自己曾经写下的短评。我这个人有些懒,又有些笨,没有记日记的习惯,写博客也是写写停停,而这101张图片,和每个图片下面附上的短评,便显得更加弥足珍贵了。从2011年5月至今三年有余,对这些书以及作者们献上敬意。

  下面是这101本书:(书名,作者,读毕时间)

bubuko.com,布布扣

bubuko.com,布布扣

 bubuko.com,布布扣

  上面的一百零一本书,大概可归为几大类:日本相关,近当代国内外小说,游戏人文,技术相关,社科类,传记类,国共历史。我在标题中写道了”阅读,享受,思考“三个词,这也是我三年来的阅读中的一点点感悟和理解,我来解释一下。

 阅读:

  很多人从心里就是排斥阅读的,不喜欢,无兴趣。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安心的读上几本书也已变成一种奢侈了么?每个人在这个纷乱的年代,都有自己放松自我的方式,我自以为书还是最让我沉浸,依然认为这是最纯粹的媒介。如果你未曾对它产生过兴趣,不妨从一本朋友们都说不错的小说开始,耐心的读下去,就好比是看电影,并不是在一开场就让人热血沸腾,要随着剧情的深入才越来越被震撼。总之,给自己一个机会,去尝试一下,权当是一次旅行。

 享受:

  到了一个新环境了里,我总是习惯去寻找周围是否有书店,我喜欢那里面的气氛,在一排排书架间缓缓踱来踱去,目光四处扫着,寻找着与某一位作者灵魂的偶遇。窸窸窣窣的翻书声,总会听起来让人心里一阵温暖,我去过王府井的那个新华书店几次。没想到,这个纸醉金迷的时代,还依然有那么多人在这里继续的寻找着。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作者为你而搭建的世界。有时他带着你都西看,畅游上水之间。有时有带着你披荆斩棘,在阴森恐怖的城堡里寻找宝藏。有时候好像是以为多年不见的老友,在篝火边与你促膝长谈,诉说着这些年他的雪雨风霜。这何尝不是一种享受。我们静卧在桌旁,拼着香茗,贪婪的从他们的字里行间寻找着他们给我们留下的精神瑰宝。人的一生是有限的,我们没有机会去经历很多事情,但是阅读却让我们好似结识了一位位智者,听他们娓娓道来。

 思考:

  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也许会被工作和家庭占据了你全部的精力,你没有时间留给自己去思考,更不会有时间去反省自我。这也许意味着你的精神将停止进步,被世俗拖累着,渐渐的也许你会讨厌这糟糕的生活。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因为在阅读的时候,人们会不自控的融入自己的主观想法,或以旁观者。所以当合上书卷的时候,便很可能会由书中引发对现实生活中的类比和反思。越好的书,越会给人以越强烈的这种感觉。书籍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我觉得和游戏有一点是相似的。作品的最后一步完成不在于作者或者制作人手中,而是由读者或玩家来完成的。他有多大的价值,全在于它为你带来多少的收获。如读毕如味同嚼蜡,便可视其为草芥。反之,若让你心潮澎湃,泪眼朦胧,那便是佳作。别放弃阅读,别放弃思考,别放弃进步。我们永远都不是完人,像一俩老旧的汽车,为了走的更远,我们总是应该停下来对自己修修补补,敲敲打打。

  

  如果你仔细看过我101本书的读毕时间,其中有的两本书的读毕时间只差几天甚至在同一天,其实对于一本动辄5,6百页的书籍,我是断没有经历在一天内全部读完的。下面我分享几点我在读书上的习惯,便也可解释此现象。

  1.时间:

  很多人一提到阅读,都会摇摇摆手,特别是工作以后,常常觉得自己忙得几乎连娱乐的半点时间都没有,哪还有时间去阅读。没有时间,我觉得这是个自我开脱的借口罢了,有时间来玩游戏,有时间来闲聊,为何会说自己没时间阅读呢。当让人们需要社交也需要游戏去放松,如果你无法舍弃这段时光来阅读,我们不妨寻找另一个切入点。如果看过刘未鹏《暗时间》的朋友,一定会对他提出的“暗时间”概念有些印象,所谓的暗时间,也可以泛指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碎片时间,例如:走路,乘车,吃饭,上厕所,入睡前等等。这些零散的时间平常总是被人们忽略,觉得微不足道,很难利用起来做什么有效的事情,因为我们的大脑总是习惯了利用大块的时间来处理事务,而自然的过滤掉这些碎片时间。所以叫之“暗时间”再贴切不过了。由于暗时间的不连续性,不稳定性,可能随时被打断,这的确不适合一些具体事务,但是如果用来阅读,我觉得再合适不过了。如果你能好好的利用这些碎片时间,每天就仿佛比别人多出来1,2个小时。从初中开始我就习惯了走路时候随手拿着卷子想题,或者背单词。直到现在我乘车坐地铁一般都会带上一本书。

  2.同时阅读:

  我读书并不是读完一本再去读下一本,而是在自己感兴趣的几大类中选最近比较想读的某几类中每一类都选出一本书来读。人们对长时间将精力投注在一个事务上,会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阅读也是如此,当你看一本书时间久了难免审美疲劳,便可换一本同样感兴趣的书来读,换一下思维。而不同的精神状态和周围环境往往也适合读不同的书,比如在噪杂的环境下读小说比较好,而安静的环境下读一些比较深层次的书较好。这下应该不难理解上面读毕时间很相近的原因了。

  3.开阔阅读思维

  我曾经对励志成功的书籍,或者现当代小说都是嗤之以鼻的,认为它们产生不出任何的价值。所以在大三之前够买的书籍几乎全部是计算机相关的(日本战国相关的,是因自己的爱好)。而从大三开始从阅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半传记的作品,我的阅读面开始不断打开。 思想的进步和觉醒与知识储备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正比关系,切莫固步自封。若19世纪之中国和日本没有被来自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没有西方民主之思想传入,便不会又因而起之的戊戌变法,明治维新。一味依靠,腐朽自闭的封建王朝自我觉醒,那定是痴人说梦了!

  最后一几个小建议:1.如果英文水平不是很差的话,可以尝试去阅读外国的原版书籍,进口的最好。一方面可以直接感受原文的意味,避免由于翻译而造成的一些偏差,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日后会用的到的。

           2.如果条件允许,建议购买一个Kindle,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不方便携带或者随手拿出一本书籍来阅读,但是Kindle很小巧,一个手掌正好放得下,而且比其他电子产品更能保护眼睛,随身携带,能更好的利用碎片时间。

           3.最后从上面的101本书中我推荐几本我认为,无论从事任何行业的人都可以读的好书:《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礼》,《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因为痛,所以叫青春》。

  夜已深了,就写到这里吧,以苏轼的两句诗结尾,“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尊重他人智慧成果,欢迎转载,请注明作者esfog,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Esfog/p/3805331.html

阅读,享受,思考——一个爱书人写给大家的文章,布布扣,bubuko.com

阅读,享受,思考——一个爱书人写给大家的文章

标签:style   class   blog   http   tar   color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Esfog/p/380533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登录后才能评论!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