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迷,mamicode.com
首页 >  
搜索关键字:数学家    ( 797个结果
Python 介绍
摘要:Pyhon发展历史以及运用场景介绍 1. Python的起源 Python的作者,Guido von Rossum,荷兰人。1982年,Guido从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了数学和计算机硕士学位。然而,尽管他算得上是一位数学家,但他更加享受计算机带来的乐趣。用他的话说,尽管拥有数学和计算机双料资质, ...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8-07-21 17:20:34    阅读次数:197
《编码-隐匿在计算机软硬背后的语言》第九章二进制
1.美国数学家约翰威尔德特克就意识到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二进制数很可能会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他决定创造一个新的、更短的词语来代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的五音节词,最终他还是选用了这个短小、简单、精巧而且非常可爱的词bit; 2.十进制与其他数字系统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我们通常使用它来计数。但是二进制 ...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8-07-20 16:44:44    阅读次数:110
亲和数
题目描述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自然数研究中发现,220的所有真约数(即不是自身的约数)之和为: 1+2+4+5+10+11+20+22+44+55+110=284。 而284的所有真约数为1、2、4、71、 142,加起来恰好为220。人们对这样的数感到很惊奇,并称之为亲和数。一般地讲,如果两个...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07-19 16:02:43    阅读次数:236
匈牙利算法
匈牙利算法是由匈牙利数学家Edmonds于1965年提出,因而得名。匈牙利算法是基于Hall定理中充分性证明的思想,它是部图匹配最常见的算法,该算法的核心就是寻找增广路径,它是一种用增广路径求二分图最大匹配的算法。 等等,看得头大?那么请看下面的版本: 通过数代人的努力,你终于赶上了剩男剩女的大潮, ...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8-07-14 16:23:34    阅读次数:148
pat 1001 害死人不偿命的(3n+1)猜想
卡拉兹(Callatz)猜想: 对任何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那么把它砍掉一半;如果它是奇数,那么把(3n+1)砍掉一半。这样一直反复砍下去,最后一定在某一步得到n=1。卡拉兹在1950年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公布了这个猜想,传说当时耶鲁大学师生齐动员,拼命想证明这个貌似很傻很天真的命题,结果闹得学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07-08 01:02:12    阅读次数:133
认识python(了解)
认识python(了解)一、Python发展背景Python的作者,GuidovonRossum(吉多·范·罗苏姆,中国Python程序员都叫他龟叔),荷兰人。1982年,龟叔从阿姆斯特丹大学获得了数学和计算机硕士学位。然而,尽管他算得上是一位数学家,但他更加享受计算机带来的乐趣。用他的话说,虽然拥有数学和计算机双料资质,他总趋向于做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并热衷于做任何和编程相关的事情。在那个时候,龟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8-07-07 17:31:10    阅读次数:210
C++实现斐波那契数列
斐波那契数列(Fibonacci sequence),又称黄金分割数列、因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Leonardoda Fibonacci)以兔子繁殖为例子而引入,故又称为“兔子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在数学上,斐波纳契数列以如下被以递归的方法定义 ...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8-06-24 22:31:50    阅读次数:168
1055: 兔子繁殖问题
题目描述 这是一个有趣的古典数学问题,著名意大利数学家Fibonacci曾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小兔子,从出生后第3个月起每个月都生一对兔子。小兔子长到第3个月后每个月又生一对兔子。按此规律,假设没有兔子死亡,第一个月有一对刚出生的小兔子,问第n个月有多少对兔子? 这是一个有趣的古典数学问题,著名意大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06-23 16:58:19    阅读次数:194
1001 害死人不偿命的(3n+1)猜想 (15)(15 分)
/* 1001 害死人不偿命的(3n+1)猜想 (15)(15 分) 卡拉兹(Callatz)猜想: 对任何一个自然数n,如果它是偶数,那么把它砍掉一半;如果它是奇数,那么把(3n+1)砍掉一半。这样一直反复砍下去,最后一定在某一步得到n=1。卡拉兹在1950年的世界数学家大会上公布了这个猜想,传说... ...
分类:其他好文   时间:2018-06-16 19:33:14    阅读次数:161
python复数
复数的概念在很久以前,数学家们被下面的等式困扰。x2=-1这是因为任何实数(无论正负)乘以自己总会得到一个非负数。一个数怎么可以乘以自己得到一负数?没有这样的实数存在。就这样18世纪,数学家们发了一个虚拟的数i(或者j,不同的教材不同)基于这个特殊的数(或称之为概念),数学从此有了一个新的分支。一个 ...
分类:编程语言   时间:2018-06-14 14:53:59    阅读次数:214
797条   上一页 1 ... 21 22 23 24 25 ... 80 下一页
© 2014 mamicode.com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gaon5@hotmail.com
迷上了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