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新手一枚,刚开始看这方面的东西,有任何翻译不妥希望大家指出。
公式复制不过来,先搁在这儿等有空了来补全!
基于显著标志的视觉注意力的快速场景分析的模型
Laurent Itti, Christof Koch, and Ernst Niebur
摘要:受到对早期灵长类动物的视觉系统的表现和其神经元结构的启发,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觉注意力机制。把多个特征点图像组合成一个...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8 19:39:14
阅读次数:
346
来源:http://52brain.com/thread-17336-1-1.html Brodmann分区是一个根据细胞结构将大脑皮层划分为一系列解剖区域的系统。神经解剖学中所谓细胞结构(Cytoarchitecture),是指在染色的脑组织中观察到的神经元的组织方式。Brodmann分区最早由德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11 10:46:40
阅读次数:
1401
卷积神经网络作者:樱花猪摘要:本文为七月算法(julyedu.com)12月机器学习第十九次课在线笔记。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是一种前馈神经网络,它的人工神经元可以响应一部分覆盖范围内的周围单元,对于大型图像处理有出色表现。 引言:第十九和二...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5-06 19:00:50
阅读次数:
220
这是一篇学习UFLDL反向传导算法的笔记,按自己的思路捋了一遍,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点。首先说明一下神经网络的符号:
1. nln_l 表示神经网络的层数。
2. sls_l 表示第 ll 层神经元个数,不包含偏置单元。
3. z(l)iz_i^{(l)} 表示第 ll 层第 ii 个神经元的输入;a(l)ia_i^{(l)} 表示第 ll 层第 ii 个神经元的输出。
4. W(l)ijW...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06 15:21:22
阅读次数:
274
要求如下: 所以当神经元输出函数选择在硬极函数的时候,如果想分成上面的四个类型,则必须要2个神经元,其实至于所有的分类问题,n个神经元则可以分成2的n次方类型。 又前一节所证明出来的关系有: 从而算出了所有的权重的值。。 代码实现如下: 第一个类是用来操实际操作的类,真正核心的内容是在Percept ...
分类:
编程语言 时间:
2016-05-05 15:53:06
阅读次数:
441
神经元的广泛互联与并行工作必然使整个网络呈现出高度的非线性特点。在客观世界中,许多系统的输入与输出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对于这类系统,往往很难用传统的数理方法建立其数学模型。设计合理地神经网络通过对系统输入输出样本对进行自动学习,能够以任意精度逼近任何复杂的非线性映射。神经网络的这一优点能使其可以作为多维非线性函数的通用数学模型。该模型的表达式非解析的,输入输出数据之间的映射规则由神经网络在学...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9 17:19:43
阅读次数:
1394
最舒适的路线
时间限制:5000 ms | 内存限制:65535 KB
难度:5
描述
异形卵潜伏在某区域的一个神经网络中。其网络共有N个神经元(编号为1,2,3,…,N),这些神经元由M条通道连接着。两个神经元之间可能有多条通道。异形卵可以在这些通道上来回游动,但在神经网络中任一条通道的游动速度必须是一定的。当然异形卵不希望从一条通道游动到另一条通道速度变化太大,否则它会很不舒服...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28 10:41:06
阅读次数:
226
Sparse AutoEncoder是一个三层结构的网络,分别为输入输出与隐层,前边自编码器的描述可知,神经网络中的神经元都采用相同的激励函数,Linear Decoders 修改了自编码器的定义,对输出层与隐层采用了不用的激励函数,所以 Linear Decoder 得到的模型更容易应用,而且对模 ...
分类:
Web程序 时间:
2016-04-19 11:57:15
阅读次数:
186
受限波尔茨曼机(RBM)是一种可以在输入数据集上学习概率分布的生成的随机神经网络。由隐含层,可见层,偏置层组成。可见层与隐含层无方向性,可以相互传播。每个当前层的神经元与下一层的每个神经元都有连接。 算法主要想法是正向过程中影响了网络内部对于真实数据的表示。同时,反向过程尝试通过这个被影响过的表示方...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18 00:58:18
阅读次数:
279
①人工神经网络(ANN)为广泛连接的巨型系统。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类中枢神经的主要部分大脑皮层由10[11]~10[12]个神经元组成,每个神经元共有10[1]~10[5]个突触,突触为神经元之间的结合部,决定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与性质。这表明大脑皮层是一个广泛连接的巨型复杂系统,ANN的连接机制模 ...
分类:
其他好文 时间:
2016-04-17 10:16:30
阅读次数:
235